持续性东北冷夏的变化规律及相关特征

被引:32
作者
王敬方
吴国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东北,冷夏,旋转主分量,时滞相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3.1 [中气候、局地气候(地方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旋转主分量(RPC)方法,分析了近40年来我国夏季温度变化的规律。得到了表示东北冷夏变化的指标(NETI)。利用该指标对东北气温和500hPa高度场,以及全球SST进行时滞相关分析发现,东北低温一般在当年5月开始,持续至第二年4月结束,构成一个“冷夏年”。而在前一年6月和后一年的6月有显著的暖夏,呈现着准两年韵律的特征。东北冷夏的这种变化规律与大气环流异常关系密切。周围地区500hPa高度场在冷夏年当年4月至下一年4月高度偏低;而上一年6月及下一年6月却显著偏高,也呈现准两年韵律的特征。东北冷夏与赤道东太平洋,特别是秘鲁沿岸的SSTA有很强的相关。东北冷夏一般发生在ElNino年,秘鲁沿岸从当年2月开始到下一年2月为正海温异常,其中负海温异常至7月份达到显著性水准。
引用
收藏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