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土壤中的CH4产生

被引:31
作者
上官行健
王明星
陈德章
沈壬兴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稻田土壤; 甲烷排放率; 季节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意大利稻田及我国湖南地区稻田土壤中CH4产生率的实地测量,甲烷产生主要发生在稻田土壤耕作层的还原层(2—20cm),但不同的农业操作对此有较大的影响;在意大利稻田中7—17cm土壤层是重要的甲烷产生区域,13cm处的CH4产生率最大;由于我国湖南地区独特的有机肥铺施操作,土壤中甲烷的产生在土壤上部即耕作层氧化层以下(3—7cm)就达到最大值。土壤湿润度能影响土壤主要CH4产生区域的深度,当土壤湿润度低于某个临界值后,主要的CH4产生区域将向土壤深处移动,CH4产生量也明显减少。种植水稻的稻田土壤中CH4产生率要比不种水稻的大,同块稻田中CH4产生率还有一定的空间变化。另外,水稻植物根部土壤比水稻行间土壤能产生较多的CH4。在大多数情况下CH4产生率在下午大于上午,但在一日间没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因此CH4排放路径的日变化可能是CH4排放日变化的主要原因。在湖南地区不同施肥和水管理稻田的CH4产生率差别十分显著。这种差别能完全在CH4排放率的差异上体现出来。总有机酸含量差别在各不同施肥田中较小而在各不同水处理田中较大实验室培殖发现温度能够较大地影响土壤CH4产生率,每上升10℃,甲烷产生率能增加3倍多。在整个水稻生长季节中,仅施化肥或不施肥的意大利稻田土壤中CH4产生率随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CH4 EMISSION FROM A CHINESE RICE PADDY FIELD [J].
王明星 ;
戴爱国 ;
沈壬兴 ;
HelmutSchitz ;
HeinzRennenberg ;
WolfgangSeiler ;
吴海宝 .
ActaMeteorologicaSinica, 1990, (03) :265-275
[2]  
Methane production, emission and possible control measures in the rice agriculture[J] . Wang Mingxing,Shangguan Xingjian,Shen Renxing,Wassmann Reiner,Seiler Wolfgang.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199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