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分蘖角度的QTL定位和主效基因的遗传分析

被引:23
作者
余传元
刘裕强
江玲
王春明
翟虎渠
万建民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南京,南京,京,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分蘖角度;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数量性状位点; 上位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水稻籼粳亚种间组合Asominori×IR24重组自交系(RIL)群体71个株系和相应的全基因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hromosomesegmentsubstitutionline,CSSL)群体65个株系,在2种环境下对分蘖角度性状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和上位性效应的遗传分析。在两种群体中都出现了分蘖角度的超亲分离。在RIL群体中发现了5个主效QTLs和3对上位性双位点互作标记基因座,控制水稻分蘖角度。其中在第9染色体上位于XNpb108C506RFLP分子标记区间的qTA-9基因座在2种环境中同时出现,其贡献率平均为28·6%,增加分蘖角度的等位基因来自籼稻品种IR24。利用CSSL群体图示基因型分析,证实在第9染色体上含有RFLP标记C609和C506约15cM的染色体区段,存在增加分蘖角度的基因,来源于染色体片段供体亲本IR24,在Asominori的遗传背景中能增加分蘖角度约15°,该基因的位置与RIL群体在第9染色体上定位的QTL相同,证实了qTA-9的存在。F1表型测定及F2代遗传分析表明,来自IR24的等位基因是一个不完全显性基因。除一对上位性位点存在显著的环境互作效应外,未发现其他位点存在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不同基因的加性效应和双位点的上位性效应的共同作用可能是造成水稻分蘖角度超亲分离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948 / 9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水稻散生突变体的遗传和基因定位研究 [J].
李培金 ;
曾大力 ;
刘新仿 ;
徐聃 ;
谷岱 ;
李家洋 ;
钱前 .
科学通报, 2003, (21) :2271-2274
[2]   水稻分蘖角度的QTLs分析 [J].
钱前 ;
何平 ;
滕胜 ;
曾大力 ;
朱立煌 .
遗传学报, 2001, (01) :29-32
[3]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7, (06) :4-9
[4]   早籼稻品种分蘖角度的遗传分析 [J].
徐云碧 ;
申宗坦 .
浙江农业学报, 1993, (01) :1-5
[5]  
Mapping QTLs with epistatic effects and QTL×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by mixed linear model approaches[J] . D. L. Wang,J. Zhu,Z. K. L. Li,A. H. Paterson.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9 (7-8)
[6]  
Lazy gene (la) responsible for both an agravitropism of seedlings and lazy habit of tiller growth in rice (Oryza sativa L.)[J] . Kiyomi Abe,Hideyuki Takahashi,Hiroshi Suge.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 . 1996 (4)
[7]   Identification of QTLs affecting traits of agronomic importance in a recombinant inbred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a subspecific rice cross [J].
Xiao, J ;
Li, J ;
Yuan, L ;
Tanksley, SD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6, 92 (02) :230-244
[8]  
Orient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classical and molecular genetic maps of chromosome 11 in rice[J] . M. L. P. Abenes,R. E. Tabien,S. R. McCouch,R. Ikeda,P. Ronald,G. S. Khush,N. Huang.Euphytica . 199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