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雌蕊发育和受精作用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徐汉卿,王庆亚,胡金良,黄清渊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
梅,雌蕊发育,受精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2.401 [];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以梅细叶青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南京地区,雌蕊心皮原基分化高峰期在10月上旬。12月下旬,形成胚珠原基。次年2月下旬至3月初,胚囊分化渐趋势成熟。寥型胚囊。子房内着生2个半倒生胚珠,通常仅1个发育为种子。胚珠具厚珠心,形成珠孔塞和珠心冠。3月上旬开花,传粉后2-3天,花粉管经引导组织进入子房,5天左右,多数胚囊中已完成双受精,8天,胚乳游离核开始出现,13天左右的材料,原胚开始形成。胚胎发育属紫荒型。本文讨论了珠心冠、珠孔塞的起源和功能,受精的时间,雌蕊发育和受精过程异常与花、果脱落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关于植物细胞学的几个问题.[M].(苏)爱连戈尔恩(Я.Е.Элленгорн)等著;吴素萱等译;.科学出版社.1957,
[2]   鸡心李胚囊及受精的观察 [J].
王宗清 ;
黄义江 .
植物研究, 1982, (04) :145-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