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特点与防治对策

被引:45
作者
张建国
魏平新
机构
[1] 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广东广州 ,广东广州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发育特点; 影响因素; 分区; 防治对策; 广东省;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03.04.009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广东省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其中以崩塌、滑坡及地面塌陷为主,多分布在粤东、粤西和粤北等广大中低山区和丘陵区。具有点多面广,活动频繁,危害严重特点。据不完全统计,"九五"期间全省共发生较大规模突发性地质灾害217处,死亡497人,伤597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7 43亿元。过量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主要分布于湛江市区。至2001年,沉降中心最大累计沉降量达178 7mm;工程作用引起的地面沉降(软土地基压缩变形),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及潮汕平原地区。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是降雨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和致灾地质作用特征将全省划分为5个地质灾害区:粤北中低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为主的地质灾害发育区(Ⅰ);粤西低山丘陵滑坡、泥石流灾害、地面塌陷为主地质灾害发育区(Ⅱ);粤东低山丘陵崩塌、滑坡灾害、水土流失为主的地质灾害发育区(Ⅲ);沿海台地平原区软土地基沉降、风暴潮地质灾害发育区(Ⅳ);珠江三角洲平原台地地区软土地基沉降、地面塌陷为主的地质灾害发育区(Ⅴ)。论文还提出了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珠江三角洲地区高速公路软基路堤工后沉降分析 [J].
陈宝 ;
马传明 .
西部探矿工程, 2003, (06) :154-156
[2]  
广东年鉴.[M].广东年鉴编纂委员会编;.广东年鉴社.2001,
[3]  
广东省防灾减灾年鉴.[M].广东省防灾减灾年鉴编纂委员会编;.气象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