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经济综合发展能力时空差异分析

被引:47
作者
韩增林
张云伟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区域差异; 经济综合发展能力; 东北;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0.05.011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区域差异分析的区域格局优化是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内容。综合分析东北内部各盟市的经济综合发展能力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动,能够认清东北经济格局的形成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这对于东北内部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以及实现东北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建立了由基础经济、效益、结构、速度、可持续发展5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评价了东北各盟市2000年到2007年经济综合发展能力。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在缩小;东北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发展能力上升,北部相对下降;经济综合发展能力较高的地级市分布在哈大和滨洲、滨绥沿线;随着资源的耗竭,一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出现下降趋势。影响东北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变化的主要因素有:自然环境、交通、市场及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716 / 7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三次地理要素 [J].
刘清春 ;
王铮 .
地理研究, 2009, 28 (02) :430-440
[2]   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 [J].
仇方道 ;
朱传耿 ;
佟连军 ;
杨如树 .
地理科学, 2009, 29 (01) :56-63
[3]   中国市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分析 [J].
赵永 ;
王劲峰 .
经济地理, 2007, (03) :357-361
[4]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 [J].
鲁凤 ;
徐建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44-51+80
[5]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的空间分析 [J].
欧向军 ;
沈正平 ;
朱传耿 .
经济地理, 2007, (01) :78-83
[6]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格局演变探析 [J].
欧向军 ;
沈正平 ;
王荣成 .
地理科学, 2006, (06) :641-648
[7]   近2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定与评价 [J].
许月卿 ;
贾秀丽 .
经济地理, 2005, (05) :600-603+628
[8]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J].
潘安娥 ;
杨青 .
中国软科学, 2005, (07) :118-121
[9]   湖南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域差异研究 [J].
罗永乐 ;
魏海涛 .
经济地理, 2005, (04) :491-494
[10]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发展战略演变初探 [J].
欧向军 ;
朱传耿 .
人文地理, 2005, (02) :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