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中心还是多中心:北京城市就业次中心研究

被引:23
作者
于涛方 [1 ,2 ]
吴唯佳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
[2] 不详
关键词
都市区; 多中心结构; 就业次中心; 北京; 中央活动区;
D O I
10.16361/j.upf.201603002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后福特主义生产模式下,国外城市单中心空间结构受到冲击,就业中心、次中心变化受到关注。通过乡镇、街道尺度的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第一、二次经济普查数据,以北京为例,进行了中国都市区层面的就业次中心实证研究。首先,从功能规模、密度、专门化等视角,分析了北京都市区就业中心和次中心体系;其次,进行了2000年以来北京都市区的就业多中心化趋势研究,对家庭居住区位选择(人口)和企业区位选择(就业)进行了空间耦合关系判断。最后,对北京多中心化的趋势等进行了战略思考。重要结论包括:第一,北京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单中心城市,而是一个"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交织的多中心城市,其多中心化空间变迁模式也呈现扇形推进模式;第二,作为首都,北京的多中心格局和变化具有特殊性,在"首都功能-城市化经济-地方化经济"逻辑下,初步呈现6个首都功能主导的就业中心区和40个左右的首都经济主导就业次中心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从速度到质量:京津冀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思考 [J].
于涛方 .
上海城市规划, 2014, (01) :13-23
[2]   北京都市区人口—就业分布与空间结构演化 [J].
孙铁山 ;
王兰兰 ;
李国平 .
地理学报, 2012, 67 (06) :829-840
[3]  
建设北京世界城市的思考[J]. 顾朝林,袁晓辉.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2(01)
[4]   北京城市空间趋势和布局战略思考——《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实施评估研究 [J].
吴唯佳 ;
于涛方 ;
赵亮 ;
于长明 .
北京规划建设, 2012, (01) :15-19
[5]   广州市就业次中心和多中心城市研究 [J].
蒋丽 ;
吴缚龙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3) :75-81
[6]  
城市经济学[M]. 中信出版社 , (美)阿瑟·奥沙利文(ArthurO’Sullivan)著, 2003
[7]   The number of subcenters in large urban areas [J].
McMillen, DP ;
Smith, SC .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3, 53 (03) :321-338
[8]   Suburban subcenters and employment density in metropolitan Chicago [J].
McMillen, DP ;
McDonald, JF .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98, 43 (02) :15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