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研究与“互文性”之比较

被引:22
作者
李玉平
机构
[1] 南开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互文性; 影响; 作者中心; 非个人化; 后现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06 [文学评论、文学欣赏];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1 ;
摘要
“互文性”是当今流行的文学批评“关键词” ,它与传统的文学批评术语“影响”之间存在着激烈的代际冲突。后者是一个现代性的概念 ,它以作者为中心 ,注重实证研究 ,凸现了等级权威意识 ;前者产生于后现代语境中 ,关注非个人化领域 ,注重符号分析 ,倡导民主平等意识。本文从语源分析、学术背景、中心着眼点、研究策略和意识形态等五个方面对这一对概念进行辨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169 +16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批评的批评[M]. 三联书店 , 茨维坦·托多洛夫著, 2002
[2]  
后现代主义之后[M]. 中国文学出版社 , 王宁著, 1998
[3]  
巴赫金全集[M]. 河北教育出版社 , (苏)巴赫金(М.М.Бахтин)著, 1998
[4]  
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岳川,尚水编, 1992
[5]  
比较文学原理[M]. 陕西人民出版社[日]大冢幸男 著, 1985
[6]  
比较文学译文集[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隆溪 选编, 1982
[7]  
试论独创性作品[M]. 人民文学出版社 , (英)扬格,(E.Young)著, 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