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板电极直流负电晕放电特里切尔脉冲的微观过程分析

被引:19
作者
伍飞飞 [1 ]
廖瑞金 [1 ]
杨丽君 [1 ]
刘兴华 [2 ]
汪可 [1 ]
周之 [1 ]
机构
[1]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2] 淄博供电公司,山东省电力集团公司
关键词
负电晕; 混合模型; 特里切尔脉冲; 微观特征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461.2 [各类型放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基于流体动力学理论改进出一种新的棒-板电极负电晕放电混合数值模型,模型中加入了27种主要碰撞反应,并考虑了光电离和二次电子发射过程.对棒-板间距3.3mm,施加电压-5.0kV情况下进行数值计算,得到负电晕放电的特里切尔脉冲.重点分析了单个特里切尔脉冲持续过程中5个关键时刻的微观特征量发展规律,丰富并量化描述了特里切尔脉冲的微观过程,主要结论如下:随着放电时间的发展,电场集中分布区域向阳极移动且幅值变小,这对电子崩的发展非常不利.大部分放电区域都是电中性的,只有在阴极鞘和阳极鞘附近有带正电的等离子体特性,带负电的离子云随着放电时间的发展缓慢向阳极发散式移动.整个特里切尔脉冲持续过程中,阴极鞘内电子密度几乎为0;特里切尔脉冲前期,阴极鞘附近电子密度迅速增加至最大值并保持基本不变;随着放电时间的增加,放电间隙内电子密度整体增加,并且向阳极发展.在特里切尔脉冲后期,电子的产生主要来自于N2和O2的碰撞电离,电子的消失则主要由N+2的复合决定,O+4和O-2分别是数量最多的正离子和负离子.
引用
收藏
页码:348 / 35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约化场强对氮-氧混合气放电等离子体演化特性的影响 [J].
杜宏亮 ;
何立明 ;
兰宇丹 ;
王峰 .
物理学报, 2011, 60 (11) :457-462
[2]   空气放电中电子输运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J].
刘兴华 ;
何为 ;
杨帆 ;
肖汉光 ;
马俊 .
高电压技术, 2011, 37 (07) :1614-1619
[3]   正极性电晕在空气中的起始判据 [J].
郑跃胜 ;
何金良 ;
张波 .
高电压技术, 2011, 37 (03) :752-757
[4]   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J].
舒印彪 ;
胡毅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3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