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隆起区花岗岩形成时代及岩浆源区性质:锆石LA-ICPMS U-Pb定年与示踪

被引:52
作者
杨德彬
许文良
裴福萍
王清海
柳小明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 U-Pb定年; 示踪; 岩石成因论; 蚌埠; 安徽省;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5.05.003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蚌埠隆起区西庐山及女山花岗岩中岩浆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29.3±4.8)Ma(n=7)和(130.1±3.2)Ma(n=9),这表明岩体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曹山二长花岗岩和蚂蚁山花岗岩中岩浆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10.3±2.8)Ma(n=17)和(115.8±3.1)Ma(n=18),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岩体的岩相学和具有震荡环带岩浆锆石的存在表明该类花岗岩均为岩浆结晶的产物,而非混合岩化成因。西庐山和女山花岗岩中新元古代岩浆锆石和印支期变质锆石的存在以及太古宙和古元古代继承锆石的存在暗示岩浆源区既有扬子地块基底物质又有华北地块基底物质,其中某些遭受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改造。蚌埠隆起区深部地壳中扬子地块基底物质的存在与扬子地块沿郯庐断裂带于北西方向俯冲于华北地块之下的地质事实相吻合。
引用
收藏
页码:443 / 45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过程与机制:中生代火成岩和深源捕虏体证据
    许文良
    王清海
    王冬艳
    裴福萍
    高山
    [J]. 地学前缘, 2004, (03) : 309 - 317
  • [2] 华北地块中东部中生代侵入杂岩中角闪石和黑云母的40Ar/39Ar定年:对岩石圈减薄时间的制约
    许文良
    王冬艳
    王清海
    裴福萍
    林景仟
    [J]. 地球化学, 2004, (03) : 221 - 231
  • [3] 蚌埠荆山“混合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许文良
    王清海
    杨德彬
    刘晓春
    郭敬辉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5) : 423 - 428
  • [4] 蚌埠淮光“混合花岗闪长岩”的形成时代及源区:锆石SHRIMP U-Pb地质年代学证据
    靳克
    许文良
    王清海
    高山
    刘晓春
    [J]. 地球学报, 2003, (04) : 331 - 335
  • [5] 新元古代岩浆活动与全球变化
    郑永飞
    [J]. 科学通报 , 2003, (16) : 1705 - 1720
  • [6] 大别造山带燕山期造山作用的岩浆岩石学证据
    戴圣潜
    邓晋福
    吴宗絮
    赵海玲
    陈江峰
    杜建国
    [J]. 中国地质, 2003, (02) : 159 - 165
  • [7] 大兴安岭中生代双峰式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林强
    葛文春
    曹林
    孙德有
    林经国
    [J]. 地球化学, 2003, (03) : 208 - 222
  • [8] 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原岩性质:锆石氧同位素和U-Pb年龄证据
    郑永飞
    龚冰
    赵子福
    陈福坤
    [J]. 科学通报, 2003, (02) : 110 - 119
  • [9] 苏鲁造山带西北缘五莲花岗岩中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周建波
    郑永飞
    吴元保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2, (22) : 1745 - 1750
  • [10] 安徽女山麻粒岩包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下地壳组成及其构造属性初探
    黄小龙
    徐义刚
    [J]. 地球化学, 2002, (05) : 443 - 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