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地形对夏季南亚大气环流日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5
作者
刘新 [1 ]
王军 [2 ]
吴国雄 [2 ]
梁潇云 [3 ]
李伟平 [3 ]
刘屹岷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日变化; “感热气泵”(SHA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气候模式F-GOALS的大气谱分量SAMIL,设计了有、无欧亚地形的对比试验,并与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其流场、高度场、温度和涡度的差异,得到欧亚大陆地形对夏季大气环流场日变化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欧亚大陆地形对大气环流和气候日变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地区。由于青藏高原上空大气对太阳辐射加热场的日变化最为敏感,随着日间加热场的增强,热力适应造成白天高原低层大气气旋性环流加深,相应地使周边地区向高原辐合增强,引起高原地区日间的上升运动更为强盛,而使大气高层反气旋环流增强,引起高原上空向外辐散气流增强。也就是地形效应在白天增强了高原“感热气泵”的效率,使其产生明显的日变化,随之带来高原及周边地区局地环流强烈的日变化。由于上升运动的日变化,引起高原南部地区降水的日变化,同时降水的增加正反馈于上升运动,使得上升运动在高原南部地区日变化尤为强烈。
引用
收藏
页码:389 / 39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LASG/IAP大气环流谱模式对陆面过程的敏感性试验 [J].
包庆 ;
刘屹岷 ;
周天军 ;
王在志 ;
吴国雄 ;
王鹏飞 .
大气科学 , 2006, (06) :1077-1090
[2]   热力适应、过流、频散和副高 I.热力适应和过流 [J].
吴国雄 ;
刘屹岷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0, (04) :433-446
[3]   论青藏高原中部的非绝热局地锋生 [J].
尹道声 .
气象学报, 1979, (04) :16-25
[4]  
Wang Zaizhi,Wu Guoxiong,Wu Tongwen,Yu Rucong.Simulation of Asian monsoon seasonal variations with climate model R42L9/LASG[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4(6)
[5]  
Wu Tongwen,Liu Ping,Wang Zaizhi,Liu Yimin,Yu Rucong,Wu Guoxiong.The performance of atmospheric component model R42L9 of GOALS/LASG[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