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地震P波和S波走时表

被引:12
作者
郭履灿
唐友梅
阎志德
王志刚
杨树彬
吴明熙
金桂芳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走时表; 地震; 震中; 地震基本参数; 发震时刻; 地震台站; 地震台; 震源深度; 地壳速度模型; 地震观测资料; 震相;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搜集了1952—1971年发生在我国境内及边境地区266次地震的观测资料,得到国内外五百多个地震台的 P 和 S 震相到时约二万条;根据我国地区大爆炸观测及其他地壳结构的研究成果,结合上述地震观测资料,提出了中国地区双层平均地壳速度模型,以便由深度走时校正把各种震源深度上的走时折算为表面震源走时,并进行“剥壳”处理.用迭代法校正震中和发震时刻.采用1970年寇蒂斯(curtis)所述的立方样条函数平滑数据的方法,得到表面震源 P 波和 S 波的走时表.运用海格劳兹-维谢尔特-贝特曼(Herglotz-Wiechert-Bateman)速度反演的方法求得中国地区地幔中,P 波和 S 波速度随深度的分布.算出震中距离Δ=0°—104°,各种震源深度的一整套 P 波和 S 波走时表.经过试用的实践表明,用它来测定震中参数比用国外的走时表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21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