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犯罪参与体系理论比较研究——兼评我国刑法的犯罪参与体系

被引:8
作者
刘洪
机构
[1]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关键词
犯罪参与; 统一正犯体系; 二元参与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在各国关于共同犯罪的刑事立法中,存在着区分正犯与狭义共犯的二元参与体系和不作上述区分的统一正犯体系两大类型。统一正犯的本质并不在于是否区分不同的参与样态,而在于对统一正犯而言,不同的犯罪加功样态并无刑罚制裁资格上的重要性;二元参与体系在法律条文中,不仅就犯罪成立概念性地区别正犯与狭义共犯,亦于刑罚评价上区别二者之体系。二元参与体系的主要特点并非在于对犯罪加功类型的区分,而是其在规范上对于不同的加功样态机械地配置了轻重不同的刑罚效果。统一正犯概念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避免参与类型区分上的困难。我国刑事立法上对犯罪参与体系采用的是统一正犯概念,共犯自然不需从属于正犯成立。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共犯的分类与解释论纲
    何荣功
    [J]. 法学评论, 2005, (03) : 34 - 40
  • [2] 试论正犯的两个问题
    陈家林
    [J]. 现代法学, 2005, (02) : 122 - 130
  • [3] 共同正犯研究.[M].陈家林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 [4] 刑法学.[M].张明楷著;.法律出版社.2003,
  • [5] 变动中的刑法思想.[M].柯耀程;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 [6] 刑法的基本立场.[M].张明楷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 [7] 德国刑法教科书.[M].(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Hans-HeinrichJescheck);(德)托马斯·魏根特(ThomasWeigend)著;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 [8] 意大利刑法学原理.[M].(意)杜里奥·帕多瓦尼(TullioPadovani)原著;陈忠林译;.法律出版社.1998,
  • [9] 案例刑法教程.[M].陈兴良等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