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毛丹高产及无公害生产技术

被引:4
作者
魏守兴
陈业渊
谢子四
机构
[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儋州
[3] 儋州
关键词
红毛丹; 补片芽接; 果实膨大;
D O I
10.13938/j.issn.1007-1431.2005.05.020
中图分类号
S667.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正>红毛丹(Nephelium lappaceum L.)是无患子科(Sapindaceae)韶子属(Nephelium)果树,原产马来群岛热带雨林。1930—1960年间先后引入我国海南省和云南省西双版纳等地栽培。目前我国的种植区域,集中在海南的保亭、陵水、三亚及云南的西双版纳,种植面积约为0.2 hm2。红毛丹是热带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红毛丹栽培技术 [J].
王丽华 .
热带农业科技, 2003, (02) :29-30+46
[2]   红毛丹及其栽培技术 [J].
任新军 ;
杨坤 .
中国南方果树, 2001, (01) :28-29
[3]   西双版纳发展红毛丹生产的前景 [J].
杨湘江 .
云南农业科技, 1995, (03) :11-14
[4]  
NY/T 5258-2004. 无公害食品.红毛丹生产技术规程[S].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