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轮作方式与施肥对提高降水生产效率的研究

被引:2
作者
邓新民
机构
[1] 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
关键词
轮作方式; 年平均; 施肥处理; 小麦; 麦类作物; 旱地; 耕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轮作和施肥均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在不施肥的条件下,轮作与连作相比,七个轮作方式的年平均增产量为-7—143斤/亩。施肥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油饼、高肥、中肥和低肥各处理的年平均增产量(斤/亩)分别为165、116、94和47。麦豆轮作和油麦轮作投入少、土地用养合理、稳产、主作小麦占总产的比重大、经济效益高,应因地制宜地利用。在年平均亩产量384斤的条件下,在其它营养元素不缺少的情况下,每料作物亩施N11斤,p2o55—6斤,即可实现年平均亩产小麦500多斤的产量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降水施肥与旱地小麦丰歉之探讨 [J].
邓新民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88, (02) :16-23
[2]   渭北旱原远村薄地土壤缺氮还是缺磷的研究与讨论 [J].
邓新民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86, (04) :11-26
[3]   培肥地力是渭北旱原小麦增产的关键措施 [J].
邓新民 ;
耿志训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4, (01) :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