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过程的物理诊断和水汽条件分析

被引:3
作者
孙力
孙永罡
刘景涛
白人海
安刚
姜学恭
韩经纬
祁伏裕
李一平
沈建国
机构
[1] 黑龙江省气象局!黑龙江哈尔滨
关键词
暴雨; 物理诊断; 降水性质; 水汽源地; 水汽输送;
D O I
10.14021/j.cnki.hljqx.2000.s1.005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对暴雨发生的物理成因进行了分析诊断 ,计算了与降水有关的各种物理量 ,讨论了各种物理量的特征 ,建立了物理模型。结论指出 ,随着大气环流由春末夏初向盛夏季节的过渡 ,松嫩流域东北冷涡暴雨过程的降水性质由初夏的连续性降水发展成盛夏的以对流性降水为主 ;暴雨区的水汽辐合中水汽平流的作用占有重要地位 ;影响暴雨的水汽分别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部低纬热带地区和孟加拉湾。两支水汽分别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直接向北方输送 ,或是分别向西或向东在我国南海合并再向北输送。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可追溯到印度洋赤道以南洋面 ,水汽先沿马克斯林高压东侧经索马里急流穿越赤道进入印度季风槽。关键是水汽最终能否输送到较高纬度的嫩江、松花江流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