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与“相机抉择”相互配合

被引:2
作者
刘卫 [1 ]
张晓林 [2 ]
杨源源 [3 ]
机构
[1]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
[2]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3]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自动稳定器; 财政政策; 相机决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基于中国经济运行数据,通过建立SVAR模型探究我国财政政策的规则型效应,研究发现:现行较弱累进特征的财税体制下,我国财政政策依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自动稳定效应,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经济波动的作用,但这种自动稳定机制是扭曲的,并非由税制本身累进特性所致。本文认为应该加强财税体制的良性改革,通过完善税制和优化支出结构增强自动稳定器功能,并配合"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进行逆周期调节以及定向支出的结构性调控。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结构性财政调控与新常态下财政工具选择 [J].
卞志村 ;
杨源源 .
经济研究, 2016, 51 (03) :66-80
[2]   我国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功能的计量检验 [J].
李晓芳 .
统计与决策, 2010, (15) :134-137
[3]   自动稳定器与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机制的权衡与完善 [J].
李永友 ;
周达军 .
财贸经济, 2007, (02) :10-17+128
[4]  
中国财政政策[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金人庆著, 2005
[5]  
Government size and automatic stabilizers: international and intranational evidence[J] . Antonio Fatás,Ilian Mihov.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01 (1)
[6]   Reassessing 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 [J].
Taylor, JB .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0, 14 (03) :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