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际基础设施共建成本分摊机制研究——以首都第二国际机场建设为例

被引:3
作者
齐子翔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省际基础设施; 成本分摊机制; 省际纳什均衡; GW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85 [基本建设财务(建设单位财务)];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本文以横跨京冀两地的首都第二国际机场建设为例,以省际纳什均衡作为路径选择,设计省际(跨界)基础设施成本分摊机制,以期能够突破地方政府利益固化的藩篱,打破行政边界刚性约束的羁绊,以经济的内在联系促进区际基础设施联合共建,构筑跨区域大交通网络。同时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测算各区域基础设施对本地区经济的外部性弹性系数,以此系数为权重进行成本横向分摊,实现基础设施共建中的省际纳什均衡。并据此提出建议:在大都市地区建立常态化的"都市圈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高层领导会议,执行都市圈发展规划,探讨各城市之间重大民生项目的对接;以省际纳什均衡为参考依据,协调解决基础设施共建、产业转移、环境保护联防联控等重大问题,对省际重大项目进行表决;制定区域经济一体化章程,形成规范的对话与协商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跨界冲突—协调的空间模式与策略——以太原经济圈为例 [J].
陈树荣 .
城市问题, 2010, (04) :79-83
[2]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博弈分析 [J].
张许颖 .
经济经纬, 2007, (03) :23-27
[3]   BOT——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力方式 [J].
韩英 ;
刘永军 ;
齐永兴 .
技术经济, 2003, (04) :58-59
[4]   转移支付在补偿地区利益外溢中的作用 [J].
刘黎明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2002, (04) :49-53
[5]   地区间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 [J].
张维迎 ;
栗树和 .
经济研究, 1998, (12) :13-22
[6]  
乡村与城市融合发展的选择[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张强主编, 2006
[7]  
行政区边缘经济论[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安树伟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