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对亚热带人工针叶林碳交换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顾峰雪 [1 ]
于贵瑞 [2 ]
温学发 [2 ]
陶波 [2 ]
李克让 [2 ]
刘允芬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CEVSA2模型; 干旱; 碳交换; 亚热带人工针叶林; 涡度相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干旱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该研究基于生态系统过程模型——CEVSA2,结合涡度相关通量观测,分析了不同程度干旱对亚热带人工针叶林碳交换的影响及其关键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干旱使生态系统碳交换显著下降,2003和2004年的干旱使得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on,NEP)相比无干旱影响情景的模拟结果分别减少了63%和47%;2)光合和呼吸对干旱具有不同的响应,干旱时光合的下降比呼吸更为显著,这导致了NEP的显著下降;3)当饱和水气压差(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达到1.5kPa以上时,生态系统的光合、呼吸和净碳吸收均开始下降,当VPD大于2.5kPa、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土壤饱和含水量)(Relative soil water content,RSW)低于40%时,生态系统的碳收支由碳汇转为碳源;4)土壤干旱是造成碳交换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对年NEP下降的平均贡献率为46%,而大气干旱的贡献率仅为4%。
引用
收藏
页码:1041 / 105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干旱对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J].
田汉勤 ;
徐小锋 ;
宋霞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2) :231-241
[2]   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的机理模拟及其与观测的比较研究 [J].
顾峰雪 ;
曹明奎 ;
于贵瑞 ;
陶波 ;
温学发 ;
刘允芬 ;
张雷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3) :313-321
[3]   极端干旱条件下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特征 [J].
黄祥忠 ;
郝彦宾 ;
王艳芬 ;
周小奇 ;
韩喜 ;
贺俊杰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6) :894-900
[4]   不同干旱土壤条件下杨树的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J].
杨建伟 ;
梁宗锁 ;
韩蕊莲 ;
孙群 ;
崔浪军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5) :630-636
[5]   不同种源栓皮栎幼苗叶片水分关系和保护酶活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J].
张文辉 ;
段宝利 ;
周建云 ;
刘祥君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4) :483-490
[6]   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有机碳储量的比较研究 [J].
李家永 ;
袁小华 .
资源科学, 2001, (05) :73-76
[7]  
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的原理与方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于贵瑞,孙晓敏等著, 2006
[8]  
植物生态生理学[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奥)[W.拉切尔]WalterLarcher著, 1997
[9]  
Soil moisture effect on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ecosystem respiration in a subtropical Pinus plantation of southeastern China[J] . Xue-Fa Wen,Gui-Rui Yu,Xiao-Min Sun,Qing-Kang Li,Yun-Fen Liu,Lei-Ming Zhang,Chuan-You Ren,Yu-Ling Fu,Zheng-Quan Li.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 2006 (3)
[10]  
Intercomparison of techniques to model high temperature effects on CO 2 and energy exchange in temperate and boreal coniferous forests[J] . R.F. Grant,A. Arain,V. Arora,A. Barr,T.A. Black,J. Chen,S. Wang,F. Yuan,Y. Zhang.Ecological Modelling . 2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