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生物量及养分结构特征

被引:12
作者
李燕燕
樊后保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2] 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福建福州
[3] 江西南昌
关键词
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 生物量; 养分含量;
D O I
10.13836/j.jjau.2005160
中图分类号
S791.248 [马尾松]; S792.24 [楠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对马尾松纯林及其与火力楠的混交林生物量空间格局和养分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混交林的总生物量为216.41 t/hm2,枝和叶所占比例分别高出纯林3.2%和2.5%;纯林中马尾松的干生物量基本上为金字塔形,枯枝生物量所占比例为1.75%,而混交林中为4.20%。混交林马尾松的粗根主要分布在0~20 cm和60 cm以下的土层中,细根量则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少;纯林中马尾松的粗根生物量和细根都主要分布在40 cm以下的土层中。不论是纯林还是混交林,营养元素在树干中的含量最小,在叶中的含量最大(N除外)。火力楠叶中的养分含量大于马尾松,而在根系中P、K、Ca和Mg的含量则为马尾松大于火力楠。N的含量随着马尾松和火力楠根系直径的增大而减小;P、Ca和Mg在马尾松细根中的含量最小,而纯林中则在粗根中含量最小。
引用
收藏
页码:700 / 7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杨树人工林下根系的氮素循环与动态特征 [J].
范世华 ;
李培芝 ;
王力华 ;
许思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3) :387-390
[2]   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生物量及水源特征研究 [J].
黄政 .
防护林科技, 2004, (01) :6-7+26
[3]   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生长特性和结构调控技术研究 [J].
苏燕洪 ;
吴银兴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2) :233-235
[4]   湖南省马尾松飞播林的养分循环研究 [J].
漆良华 ;
庞统 ;
陈晓萍 ;
何友军 ;
李志辉 ;
杨模华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3, (02) :26-32
[5]   不同年龄阶段马尾松人工林养分循环的研究 [J].
项文化 ;
田大伦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2, (01) :89-95
[6]   闽南山地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的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研究 [J].
郭剑锋 .
防护林科技, 2001, (03) :4-6
[7]   凹叶厚朴杉木混交林生物量及分布格局研究 [J].
林锦仪 ;
陈登雄 ;
刘寿强 .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9, (04) :314-317
[8]   鼎湖山马尾松林营养元素的分布和生物循环特征 [J].
莫江明 ;
SandraBrown ;
孔国辉 ;
张佑昌 ;
MelanieLenart .
生态学报, 1999, (05) :3-5
[9]   马尾松火力楠异龄混交林效应分析 [J].
梁宏温,黄承标,梁定军,陈小红 .
广东林业科技, 1994, (01) :20-25
[10]   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凋落物动态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J].
张家武 ;
廖利平 ;
李锦芳 ;
苏勇 .
应用生态学报, 1993, (04) :359-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