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干旱对糜、谷生理特性及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张锡梅
山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糜子; 干旱条件; 土壤干旱; 籽粒产量; 谷子; 小米; 相对含水量; 相对紧涨度; 生理特性; 植株干重; 抽穗期; 光合强度; 光合速率; 生物指标; 叶水势; 农家品种; 蒸腾耗水量; 灌浆期; 供水条件; 生产力; 生产方式;
D O I
10.13292/j.1000-4890.1986.002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糜(Panicum miliaceum)、谷(Setariaitalica)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两种重要传统作物,常交错分布,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表现了不同的适应干旱的生理特性。但在不同土壤干旱条件下,如何合理布局,缺乏依据,有时在一个地区不加区别的同时扩大或缩小种植面积,影响了产量。文献中糜、谷抗旱生态生理方面的报导不多,且尚未见到它们的比较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8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