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2000年内蒙古中部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量变化研究

被引:4
作者
王钧
蒙吉军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量变化; 气候变化; 相关性; 内蒙古中部地区;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9.023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基于AVHRR GLOPEM NPP数据集及相应时段的气候数据集,通过对逐个像元信息的提取与分析,研究了1981—2000年内蒙古中部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量退化的状况及其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该区植被净初级生产量的空间分布大致由东向西呈减少的趋势,年际变化比较明显,尤其是在1990—2000年,减少率达10.32 gC/m2.a;2)1981—200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量年际变化的区域差异比较明显;3)植被净初级生产量年际变化与气候因子年际变化的相关性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域差异;4)不同植被类型对气候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响应特征,该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对植被的影响要高于气温年际变化对其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了解内蒙古中部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量退化的状况以及影响其退化的气候因素,可为退化植被的生态修复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环北京地区土地退化态势分析 [J].
王静 ;
何挺 ;
郭旭东 ;
刘爱霞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5) :25-34+134
[2]   土地退化研究综述 [J].
罗明 ;
龙花楼 .
生态环境, 2005, (02) :287-293
[3]   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的时空变化 [J].
王涛 ;
吴薇 ;
薛娴 ;
孙庆伟 ;
张为民 ;
韩致文 .
地理学报, 2004, (02) :203-212
[4]   土地退化评价与监测技术路线的研究 [J].
孙武 ;
李森 .
地理科学, 2000, (01) :92-96
[5]   退化土地的生态重建:社会工程途径 [J].
蔡运龙 ;
蒙吉军 .
地理科学, 1999, (03) :7-13
[6]   土地退化的社会经济因素 [J].
李颖 .
中国环境科学 , 1998, (S1) :93-98
[7]   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概念、成因与防治 [J].
朱震达 .
第四纪研究, 1998, (02) :145-155
[8]   全球变化与荒漠化 [J].
朱震达 .
地学前缘, 1997, (Z1) :217-223
[9]   荒漠化概念及其实践意义雏议 [J].
周劲松,濮励杰 .
中国沙漠, 1996, (02) :191-195
[10]   Determinants of land degradation and fragmentation in semiarid vegetation at landscape scale [J].
Pueyo, Y ;
Alados, CL ;
Barrantes, O .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2006, 15 (03) :93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