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空间修复”中的空间不平等与空间冲突——以广州大桥扩桥为例

被引:5
作者
姚华松 [1 ]
李志刚 [2 ]
肖扬 [3 ]
黄耿志 [4 ]
陈昆仑 [5 ]
机构
[1]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
[2]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3]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4] 广州地理所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
[5]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空间修复; 空间不平等; 城市权利; 广州大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U445.6 [桥梁改建、拆除与修复];
学科分类号
1407 ; 0814 ; 081406 ;
摘要
从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立场看,城市道路的修建是一个资本积累和空间修复的过程,道路扩建的初衷是改善公共利益,但会对之前的地方社会文化系统、居民日常生活实践产生深远影响。从空间不平等和城市权利的理论视角,聚焦于快速城市化大都市广州一座桥梁扩建过程的始末,深入探讨这样一个试图改善公共利益的空间工程如何导致空间不平等和空间剥夺,引起了怎样的空间冲突,最后引发了怎样的社会抗争的事件。研究发现:扩桥不只是物质空间的再生产,更是社会与文化空间的再生产,政府主导的"空间修复"导致了居民的作为日常生活实践的"地方的消失"。未来,"空间修复"和"社区治理"需高度关注社区公共事件的建构、社区认同感的形成等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社会治理创新中政府与公民合作治理研究 [J].
刘进军 ;
毛斌 ;
刘译鸿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 (06) :30-34
[2]   多元正义:介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主义之间——戴维·米勒的正义困境与理论辩护 [J].
吴楼平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 (06) :41-46
[4]   OF OTHER SPACES [J].
FOUCAULT, M .
DIACRITICS-A REVIEW OF CONTEMPORARY CRITICISM, 1986, 16 (01)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