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盘旋路校区)2003年生态足迹调查分析

被引:22
作者
蒋莉
陈治谏
沈兴菊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3] 四川成都
[4] 四川成都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兰州大学(盘旋路校区); 可持续消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人均消费产品的数量是计算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关键和基础的一步。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运用自下而上法收集资料,计算小尺度生态足迹。兰州大学(盘旋路校区)2003年的生态足迹计算结果为:人均生态足迹0 892hm2,男、女生的人均生态足迹分别为0 976hm2和0 788hm2。这些数据与全国或者西部的人均生态足迹相比明显偏低,但总生态足迹为4119 3hm2,是校园面积的73 7倍。因此,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学生的生态足迹,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苏锡常地区生态足迹分析
    白艳莹
    王效科
    欧阳志云
    苗鸿
    [J]. 资源科学, 2003, (06) : 31 - 37
  • [2]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定量评估——以贵州镇远县为例
    王书华
    王忠静
    [J]. 山地学报, 2003, (03) : 324 - 330
  • [3]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生态持续发展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南京市1998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赵秀勇
    缪旭波
    孙勤芳
    钱汪洋
    [J].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02) : 58 - 60
  • [4] 澳门2001年生态足迹分析
    李金平
    王志石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 197 - 203
  • [5]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徐中民
    张志强
    程国栋
    陈东景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 280 - 285
  • [6]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城郊经济协调评估——以河北省新乐市为例
    王书华
    张义丰
    王忠静
    毛汉英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01) : 78 - 82
  • [7] 生态占用法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运用与改进
    秦耀辰
    牛树海
    [J]. 资源科学, 2003, (01) : 1 - 8
  • [8] 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
    王书华
    毛汉英
    王忠静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 776 - 782
  • [9] 生态足迹理论在我国干旱区的应用与探讨——以新疆为例
    陈东景
    徐中民
    [J]. 干旱区地理, 2001, (04) : 305 - 309
  • [10] 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
    张志强
    徐中民
    程国栋
    陈东景
    [J]. 地理学报, 2001, (05) : 598 - 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