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贯论的可能性与限度——作为追求法官论证合理性的适当态度和方法

被引:11
作者
蔡琳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律论证; 叙述性融贯; 规范性融贯;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08.03.005
中图分类号
D90-05 [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法律领域一般有三种融贯论:法律论证中的融贯论、法律体系内的融贯论、法律融贯主义。结合此三种理论可以很好地分析法官审判实践中的论证标准。融贯论的运用必须区分叙述性融贯和规范性融贯。叙述性融贯保持认识论的基本原则,规范性融贯则是与法官的实践理性相关。叙述性融贯中基础融贯论为法官认定事实提供了形式标准;而在规范性融贯中,解释的融贯论揭示了法官的基本立场以及价值取向,它不是庸俗化的实用主义,而是一种有效地实现关于法律命题完整集合的方法。在这两个层面上,法官的论证可以趋向认识上的合理性以及价值判断上的合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2] Coherence; holism; and interpretation: The epistemic foundations of Dworkin's legal theory.[J].Andrei Marmor.Law and Philosophy.1991, 4
  • [3] Knowledge;Coherence and Skepticism;Philosophical Issues;vol2; Rationality in Epistemology..Keith Lehere;..1992,
  • [4] Coherence in Legal Justification..Neil MacCormick;.Theory of Legal Science-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Legal The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1984,
  • [5] 正义思考的轨迹.[M].季卫东; 著.法律出版社.2007,
  • [6] 法律与真理.[M].(美) 帕特森; 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 [7] 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M].(美)希拉里·普特南著;应奇译;.东方出版社.2006,
  • [8] 证据与探究.[M].(英)苏珊·哈克(SusanHaack)著;陈波;张力锋;刘叶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9] 麦考密克论证据.[M].[美]约翰·W.斯特龙(HohnW.Strong)主编;汤维建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 [10]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德)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