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热水沉积硅质岩建造及其成矿效应

被引:71
作者
周永章
何俊国
杨志军
付伟
杨小强
张澄博
杨海生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东广州,广东广州
关键词
硅质岩; 热水沉积; 稀土元素; 成矿效应; 华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4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 ; 081803 ;
摘要
华南地区热水沉积建造发育。文中介绍该地区热水沉积建造 ,特别是震旦系顶部、泥盆系榴江组和二叠系当冲组 3个重要层位的硅质岩建造 ,分析它们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 ,华南三层位沉积硅质岩的共同特征是TiO2 、Al2 O3 和K2 O含量一致偏低 ,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偏低 (与地壳克拉克值相比 ) ,但Ba、As、Sb富集 ,具有较为典型的热水沉积成因特点。多元统计分析显示 ,大部分微量元素在第一个主因子上均有显著因子载荷 ,与它们在基底的富集或亏损无关 ,代表了古地热系热水循环中的淋滤因子。华南三层位热水成因硅质岩具有相似的REE地球化学特征。REE总量低 ,稀土配分模式落在典型热水沉积物的上、下限之间 ,多数样品呈现δCe和δEu负异常。正常沉积的混入使部分硅质岩的REE配分模式复杂化。最后 ,讨论了与热水沉积建造相关的成矿效应 ,为金属矿床成因和评价提供约束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373 / 3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热水沉积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以华南地区为例 [J].
杨海生 ;
周永章 ;
杨志军 ;
张澄博 ;
杨小强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6) :111-115
[2]   湖南二叠系层状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J].
杨海生 ;
周永章 ;
杨志军 ;
张澄博 ;
杨小强 ;
付伟 .
矿产与地质, 2003, (05) :622-626
[3]   华南热水成因硅质岩建造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杨海生 ;
周永章 ;
杨志军 ;
张澄博 ;
付伟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3, (01) :61-64
[4]   粤北盆地流体系统及其矿化特征 [J].
邓军 ;
陈学明 ;
方云 ;
程小久 ;
杨立强 ;
孙忠实 ;
王建平 .
地学前缘, 2000, (03) :95-102
[5]  
礁硅岩套与超大型矿床[J]. 陈多福,陈先沛,高计元,潘晶铭,陈光谦.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S2)
[6]   利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判断西秦岭寒武系含矿硅岩建造的沉积环境 [J].
刘家军 ;
刘建明 ;
郑明华 ;
周渝峰 ;
顾雪祥 ;
张斌 ;
林丽 ;
周德安 .
沉积学报, 1998, (04) :42-49
[7]   信江盆地石炭纪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 [J].
徐跃通 .
地质科学 , 1998, (01) :40-51
[8]   大沟谷钠长石岩及金矿床形成分析 [J].
梁华英 ;
王秀璋 ;
程景平 ;
张湖 .
贵金属地质, 1997, (04) :15-20+47
[9]   华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的热水成因硅质岩 [J].
李胜荣 ;
高振敏 .
矿物学报, 1996, (04) :416-422
[10]   广东大降坪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时代——硅质岩Rb-Sr同位素研究 [J].
王鹤年 ;
李红艳 ;
王银喜 ;
王海红 .
科学通报, 1996, (21) :1960-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