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变质作用PTSt演化和热-构造-片麻岩穹窿形成机制

被引:24
作者
庄育勋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中国阿尔泰造山带; PTSt演化; TSG穹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阿尔泰造山带中发育了一系列热-构造-片麻岩穹窿(简称 TSG穹窿)。由低级变质区向TSG穹窿中心,发育了绢云母-绿泥 石带、黑云母带、石榴石带、十字石带、蓝晶石(红柱石)带、夕线石- 堇青石(夕线石-石榴石)带、混合岩带、混合花岗片麻岩岩田。递增 变质带、混合岩带、混合花岗片麻岩的形成演化顺序与其由外部向 TSG穹窿中心在空间上的排布序列一致。由黑云母带至混合花岗片 麻岩,变质作用及花岗岩化作用的高峰温度由400℃递增至800℃, 而压力由1.05GPa递减至0.10GPa。造山带变质作用过程可以 用压力-温度-空间-时间模式(PTSt)描述。TSG穹窿是主期造山幕中,沿造山带中一系列区域热动力异常中心,深部热流、构造流上涌,发生递增变质作用、花岗岩化作用以及差异性隆起的过程中形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阿尔泰造山带花岗片麻岩穹窿的形成与演化
    庄育勋
    陈斌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3, (02) : 115 - 125
  • [3]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晚古生代板块构造的基本特征
    李锦轶
    肖序常
    汤耀庆
    赵民
    朱宝清
    冯益民
    [J]. 地质论评, 1990, (04) : 305 - 316
  • [4] 变质杂岩构造发育的现代概念
    Ю.В.МИЛЛЕР
    索书田
    [J]. 基础地质译丛, 1985, (01) : 59 - 64
  • [5]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polymetamorphic mineral association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Bosost Area (Central Pyrenees)[J] . H. J. Zwart.Geologische Rundschau . 196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