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PCR检测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酵母菌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38
作者
马保臣 [1 ]
秦卓明 [2 ]
蔡玉梅 [1 ]
董玉兰 [3 ]
柴同杰 [1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3]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关键词
多重PCR; 乳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无乳链球菌; 停乳链球菌; 酵母真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54.4 [兽医诊断学];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参照GenBank发表的序列,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16S rRNA与23S rRNA之间的区域设计了3对引物,参照念珠菌和隐球菌的18S rRNA的序列设计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酵母真菌4种乳腺炎主要致病菌的多重PCR方法。参照Skladny的方法制备模拟了细菌感染临床标本。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多重PCR方法检测乳样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菌最小浓度为104CFU/mL,检测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酵母真菌的细菌最小浓度分别为102CFU/mL、103CFU/mL和103CFU/mL。通过对采自临床型乳腺炎(46个)和隐性乳腺炎(167个)动物共计213个乳样分别用传统细菌学培养法和多重PCR方法进行检测,多重PCR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真菌的检测具有更高的检出率(P<0.01),但该方法对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的检出率与培养法差异不显著(P>0.05)。
引用
收藏
页码:1202 / 120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奶牛急性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J].
马保臣 ;
李建基 ;
王春璈 .
中国兽医杂志, 2004, (11) :22-24
[2]   病原性真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J].
胡军 ;
王静 ;
卢新亚 ;
赵国强 .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02) :310-312
[3]  
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周庭银,赵虎编著, 2001
[4]  
兽医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技术[M].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曹澍泽等主编, 1992
[5]  
16S rRNA and 16S to 23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sequence analyses reveal inter-and intraspecific Bifidobacterium phylogeny. Leblond-Bourget N, Philippe H, Mangin I,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 1996
[6]  
Rapid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 on the basis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alysis. Jensen M A,Webster J A,Straus N.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