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内化”“类型化”:科层制弊端与腐败心理发生机制及对策

被引:15
作者
许欢 [1 ]
高小平 [2 ]
李和中 [3 ]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3] 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科层制; “圈内化”; “类型化”; 心理动机; 腐败生成; 廉政建设;
D O I
10.16637/j.cnki.23-1360/d.2016.01.005
中图分类号
D630.9 [监察、监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借助政治心理学的"圈内化"和"类型化"理论,从科层制行政管理制度契入、分析科层制对官员个性特质和心理状态所形成的影响来看,官员主要分为三类:偏向利己型、偏向利他型和利己利他兼顾型。这三类官员因个性心理动机的需要又形成了"圈内化"的特点。这种心理发生机制易产生腐败行为。探索通过改进科层制,优化政治生态、管理心态、文化形态和绩效模型,以完善的制度约束公共权力行使中的错误心理冲动,以积极的疏导增强官员在腐败诱惑面前的心理抵御能力,消除科层制的负面影响,开辟廉政建设外力和内力双效联动的新路径,十分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