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与农民土地意识变迁——开平碉楼与村落案例研究

被引:11
作者
张朝枝 [1 ]
邓曾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旅游发展; 农民; 土地意识; 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F301 [土地经济学]; K928.5 [城市、村落];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83304 ; 120203 ; 1204 ; 120405 ;
摘要
通过对开平碉楼与村落旅游发展不同阶段的农民土地意识观察发现,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乡村都市化,赋予了乡村土地新的经济价值,增加了农民对土地的依恋,为农民土地意识回归创造了时间与空间的可能性,使当地农民从"抛荒、卖地"转向"代耕"甚至回归到传统土地意识。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2]   民族杂居山区农民工与农民土地意识变迁——以乌江下游小王村为个案 [J].
王希辉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1) :46-50
[4]   场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一种游憩行为现象的研究框架 [J].
黄向 ;
保继刚 ;
Wall Geoffrey .
旅游学刊, 2006, (09) :19-24
[5]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意识的实证研究 [J].
陈成文 ;
鲁艳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2) :163-168+279
[6]   中国农民的土地情结——从话剧《龙眼树下》锣荣谈起 [J].
曹永祥 .
福建艺术, 2003, (04) :34-35
[7]   圆中国农民的“土地梦” [J].
俞敬忠 .
中国土地, 2003, (01) :8-11
[8]  
中国失地农民研究[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廖小军著, 2005
[9]  
江村经济[M]. 商务印书馆 , 费孝通著, 2001
[10]  
生育制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