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刺粉虱8种虫生真菌培养性状及其侵染率

被引:6
作者
韩宝瑜
李增智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合肥
关键词
黑刺粉虱; 虫生真菌; 培养性状; 致病症状; 侵染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3.3 [半翅目害虫];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蚧侧链孢(Pleurodesmospora coccora)、韦伯虫座孢(Aegerita webberi)、枝孢霉(Cladosporiumsp.)、顶孢霉(Acremonium sp.)、拟青霉(Paecilomycessp.)、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被毛孢(Hirsutella sp.)和祁门 4号(学名?)是茶园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主要的虫生真菌。它们在马铃薯培养基、萨氏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上生长状况较好,但韦伯虫座孢不能产生有性世代。文中描述了它们在察氏平板培养基上25℃恒温培养3星期的菌落特征。韦伯虫座孢是皖南山区茶园中的优势种,“霉雨”季节侵染率达90%以上。蚧侧链孢、顶孢霉和枝孢霉是皖南丘陵地区茶园中优势种,流行盛期的联合侵染率为0.4%-11%。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茶园昆虫群落稳定性机制 [J].
韩宝瑜 .
茶叶科学, 2000, (01) :1-4
[2]   皖南密植茶园和茶林间作茶园虫生真菌群落结构和动态 [J].
韩宝瑜,陈世龙 .
安徽农业科学, 1996, (S1) :42-43
[3]   黑刺粉虱空间格局与抽样技术研究 [J].
韩宝瑜 ;
张汉鹄 .
茶叶, 1991, (04) :21-24
[4]   中国虫生真菌新记录属 [J].
李增智 ;
韩宝瑜 ;
樊美珍 .
真菌学报, 1991, (02) :166-167
[5]  
昆虫疾病流行学[M].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美)富克萨(Fuxa,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