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峡老界岭自然保护区植被调查研究

被引:8
作者
杨得坡
机构
[1] 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群丛; 演替; 草本威灵仙; 垂直带谱; 群系; 植被; 胡枝子; 豆科牧草; 灌丛; 灌草丛; 低山丘陵草坡; 落叶阔叶林; 夏绿阔叶林; 苔草; 河南省;
D O I
10.16366/j.cnki.1000-2367.1988.04.01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西峡老界岭自然保护区位于亚热带向温暖带的过渡地区。该区已划成六个植被型。Ⅰ阔叶林、Ⅱ针叶林、Ⅲ针、阔叶混交林、Ⅳ竹林、Ⅴ灌丛和灌草丛、Ⅵ沼泽;十个植被亚型;二十八个群系和三十个群丛,地带性植被为含有常绿阔叶成份的落叶阔叶林。优势群落为锐齿槲栎林和栓皮栎林。 2.植被垂直带谱有五条: (1)低山丘岭灌丛、草甸和农作物带,<500m。 (2)含常绿阔叶成份的低山针、阔叶混交林带,400~900m。 (3)含常绿阔叶成份的中低山落叶阔叶林带,800~1.400m。 (4)中山落叶阔叶林带,1,300~1,800m。 (5)中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和山顶灌丛林,>1.750m。 3.该区植被强烈地受过人为活动的干扰,导致了植被的逆演替,也招致了生境条件的惭趋恶化,所以,植被合理利用的途径应根据森林的现状、演替、不同的生境条件、和各种树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关于保护区的有效管理问题 [J].
王献溥 .
野生动物, 1981, (01) :17-18+24
[2]  
秦岭植物志.[M].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 编著.科学出版社.1983,
[3]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编;.科学出版社.1983,
[4]  
中国植被.[M].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