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 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网络传播的视角

被引:35
作者
叶战备 [1 ,2 ]
机构
[1] 南京审计大学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研究院
[2]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舆论引导; 差异化传播; 网络舆论;
D O 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16.03.002
中图分类号
D261.5 [党的宣传工作];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8 ; 050302 ;
摘要
舆论引导是媒体姓党的必然要求。分众化、差异化传播相对于群体化、同质化传播而言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但在特定的场域中,由于制度相对于技术进步的滞后性,其冲突的一面往往也令人担忧。传统舆论引导所依赖的"把关人"理论在以分众化、差异化传播为主的网络舆论面前就显得大为逊色。究其原因,分众化、差异化传播在促发网络舆论上发挥着议程设置、信息扩散、认同建构以及剧目展示等五个方面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分众化、差异化传播引起网络舆论危机是与源生事件发展、危机信息传播、政府管制、网民关注在同一个时间跨域内的互动共变状态函数。基于此,我们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相关系列讲话精神的基础上认为,构建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的网络舆论引导新格局必须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推动媒介融合发展,形成"大宣传"工作局面;构建网络舆论信息收集与舆论态势研判预警机制;完善网络舆论引导应急机制;建立健全网络舆论引导监督考核机制以及构建网络舆论引导保障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移动互联时代民间舆论场的隐匿转向及政府应对 [J].
叶战备 ;
刘延强 .
学习论坛, 2015, 31 (12) :43-47
[2]   零门槛的隐忧:草根新闻与把关人理论 [J].
魏少华 .
新闻界, 2009, (03) :67-68+71
[3]  
舆论监督与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M]. 广东人民出版社 , 金太军, 2014
[4]  
网络舆论形成机制研究[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崔蕴芳,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