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移人口福利与市民化倾向的理论构建和实证解释

被引:12
作者
齐红倩 [1 ]
席旭文 [2 ]
徐曼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2] 不详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福利; 可行能力;
D O I
10.19361/j.er.2017.06.05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内在推动力源于收入和福利要素。本文在城镇化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我国二元经济特征的市民化理论模型,对市民化均衡水平的决定因素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并从市民化意愿出发,依据微观调查数据建立有序Pr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收入和福利水平的改善均可以促进市民化均衡水平的提升,而农村拉力对市民化存在抑制作用。进一步的研究结论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诉求倾向",即子女上学、政治参与以及职业培训状况的改善对市民化意愿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本文认为,以落户为核心的单一户籍制度改革并非推进市民化的关键,只有剥离和户籍绑定的各项福利政策,完善以满足新市民诉求为出发点的居住证制度、缩小福利歧视、渐进分类改善农业转移人口福利,才能真正提升我国市民化的发展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决定因素:基于国际经验 [J].
王曦 ;
陈中飞 .
世界经济, 2015, 38 (06) :167-192
[2]   农民工子女随迁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宋锦 ;
李实 .
中国农村经济, 2014, (10) :48-61
[3]   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基于制度供求视角的实证分析 [J].
何一鸣 ;
罗必良 ;
高少慧 .
经济评论, 2014, (05) :38-48
[4]   进城务工人员福利水平的一个评价——基于Sen的可行能力理论 [J].
叶静怡 ;
王琼 .
经济学(季刊), 2014, 13 (04) :1323-1344
[5]   不平等之再检验:可行能力和收入不平等与农民工福利 [J].
袁方 ;
史清华 .
管理世界, 2013, (10) :49-61
[6]   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研究 [J].
魏后凯 ;
苏红键 .
中国人口科学, 2013, (05) :21-29+126
[7]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测度 [J].
周密 ;
张广胜 ;
黄利 .
农业技术经济, 2012, (01) :90-98
[8]   苏南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前后福利变化的模糊评价——基于森的可行能力视角 [J].
徐烽烽 ;
李放 ;
唐焱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08) :67-79
[9]   基于森的功能和能力福利理论的失地农民福利水平评价 [J].
尹奇 ;
马璐璐 ;
王庆日 .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24 (07) :41-46
[10]   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J].
刘传江 ;
程建林 .
经济学家, 2009, (10) :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