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界中空间政治差异及政党的资源调配

被引:1
作者
赵宬斐 [1 ,2 ]
宋坚刚 [1 ]
机构
[1] 绍兴行政学院
[2] 复旦大学统战理论研究基地
关键词
生态空间; 政治资源; 调配;
D O I
10.19572/j.cnki.ldkx.2011.08.001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作为20世纪后半期的后现代显学——空间,似乎正在形成生态文明视界中研究的一个新的兴趣点。空间作为一种新的叙事和理论转向,已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生态文明的实践、关系和生活的经验事实。空间充满着意识形态和辩证法,构成了浓缩和聚焦现代性社会里诸多复杂问题的符码。当下生态意义的"空间性"暗示着空间政治的日益凸现。面对空间政治在结构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空间里产生的排斥、隔离和异化,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加强空间意识形态建设,理性、辩证地审视当前我国生态空间政治的发展,加强空间政治资源调配,引导合理化的空间流动,提供空间正义,实行和谐的区域政治平衡,实施空间重组,建构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实现和谐共容的空间政治。
引用
收藏
页码:4 / 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生态主义导论[M]. 重庆出版社 , (英) 巴克斯特, 2007
[2]  
环境政治学[M]. 山东大学出版社 , 郇庆治, 2007
[3]  
生态政治[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丹尼尔·A.科尔曼(DanielA.Coleman)著, 2006
[4]  
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包亚明主编, 2005
[5]  
后现代地理学[M]. 商务印书馆 , (美)爱德华·W.苏贾(EdwardW.Soja)著, 2004
[6]  
流动的现代性[M]. 上海三联书店 , (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 2002
[7]  
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包亚明主编, 2001
[8]  
社会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戴维·波普诺(DavidPopenoe)著, 1999
[9]  
社会冲突的功能[M]. 华夏出版社 , (美)科 塞(Coser,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