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侵蚀特征

被引:12
作者
王库
史学正
于东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土地利用; 土壤侵蚀;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06.05.001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首先利用TM遥感图像解译出2000年兴国县土壤侵蚀强度图及土地利用图,在G IS的支持下,通过对2图的叠加分析,来研究典型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不同土壤侵蚀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强度侵蚀主要分布在裸地、旱地、草地及园地类型上,中度侵蚀主要分布在疏林地、草地及旱地上,而轻度侵蚀在各种土地利用上均有不同的程度的分布,但主要集中在疏林地上,旱地及草地次之。这说明建造良好的植被条件是防止强度土壤侵蚀发生有效途径。从土壤侵蚀率上来看,裸地、旱地、草地及园地是严重土壤侵蚀集中分布的几种土地利用类型,文章最后从土地合理利用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土地利用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97 / 7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江西省兴国县、余江县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研究 [J].
潘剑君 ;
赵其国 ;
张桃林 .
土壤学报, 2002, (01) :52-58
[2]   红壤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水土流失特征 [J].
黄进勇 ;
严力蛟 ;
王兆骞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2, (01) :80-84
[3]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水土流失动态评估 [J].
倪晋仁 ;
李英奎 .
地理学报, 2001, (05) :610-620
[4]   我国亚热带土壤侵蚀的生物工程治理 [J].
史学正 ;
于东升 .
水土保持研究, 1999, (02) :138-142
[5]   应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壤侵蚀动态的研究 [J].
史德明 ;
石晓日 ;
李德成 ;
梁音 .
土壤学报, 1996, (01) :48-58
[6]   南方花岗岩区的土壤侵蚀及其防治 [J].
史德明 .
水土保持学报, 1991, (03) :63-72
[7]  
中国东部红壤地区土壤退化的时空变化、机理及调控[M]. 科学出版社 , 赵其国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