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弹黏塑性流变试验和非线性流变模型研究

被引:100
作者
赵延林
曹平
文有道
汪亦显
柴红保
机构
[1]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弹黏塑性; 非线性流变模型; 分级加、卸载; 非线性流变元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58.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分级增量循环加卸载和单级加载方式,对金川有色金属公司III矿区二辉橄榄岩试样进行弹黏塑性流变试验,在对流变试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详细研究该类岩石各蠕变阶段非线性黏弹塑性变形特性,将衰减蠕变曲线分离为黏弹性分量与黏塑性分量,研究各衰减蠕变变形分量的非线性特征,建立定常流动速率及加速蠕变率的应力、时间的拟合函数。根据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加、卸载蠕变试验曲线,提出由瞬弹性Hooke体、黏弹塑性村山体、黏塑性改进Bingham体串联而成的新的岩石非线性弹黏塑性流变模型,对模型参数辩识,提出非线性元件参数的确定方法。该流变模型具有两个屈服极限且流变元件参数是关于应力和时间的拟合函数,考虑了衰减蠕变阶段和加速蠕变阶段的非线性特征,能反映不同应力水平下岩石流变规律,尤其能较合理地模拟岩石加速蠕变,从理论上给出非线性弹黏塑性流变模型的松驰方程和三维蠕变方程。利用不同应力水平下岩石蠕变全程试验曲线,对提出的非线性弹黏塑性流变模型进行充分验证。试验曲线与非线性流变模型理论曲线较吻合,显示所建非线性弹黏塑性流变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77 / 48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岩石流变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研究的若干进展 [J].
孙钧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6) :1081-1106
[2]   绿片岩蠕变损伤本构关系研究 [J].
徐卫亚 ;
周家文 ;
杨圣奇 ;
石崇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S1) :3093-3097
[3]   岩石流变特性及长期强度的试验研究 [J].
崔希海 ;
付志亮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5) :1021-1024
[4]   岩石非线性黏弹塑性流变模型(河海模型)及其应用 [J].
徐卫亚 ;
杨圣奇 ;
褚卫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3) :433-447
[5]   岩石试件非线性蠕变模型及其参数确定 [J].
何峰 ;
王来贵 ;
于永江 ;
冯美生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5, (02) :181-183
[6]   分级加载下岩石蠕变特性研究 [J].
张忠亭 ;
罗居剑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02) :218-222
[7]   软岩流变的一种新力学模型 [J].
陈沅江 ;
潘长良 ;
曹平 ;
王文星 .
岩土力学, 2003, (02) :209-214
[8]   软岩蠕变试验与理论模型分析的对比 [J].
曹树刚 ;
边金 ;
李鹏 .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7) :96-98
[9]   一种新的岩石流变模型 [J].
邓荣贵 ;
周德培 ;
张倬元 ;
付小敏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 (06) :780-784
[10]   岩石拉压特征的相似性 [J].
金丰年 .
岩土工程学报, 1998, (02)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