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探索

被引:1
作者
童列春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键词
民间金融; 纠纷; 解决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8 [金融法];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1201 ; 020204 ;
摘要
民间金融的筹措对象从亲属圈、熟人圈扩展到陌生人圈,民间金融纠纷由民事刑事案件演变为群体事件。在熟人之间的融资活动中,其固有的信用机制是有效的;而在面向公众的大规模融资情形中,固有的信用机制失效。在合理性与非法性相冲突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活动一般躲避官方的评判,在特殊情形下当事人又要求助于正式制度,并力图将官方拖入其中。政府需要从各方面进行综合权衡,选择性执法,避免间接损害。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包括信号、区分、隔离、预警、分担、惩罚和协调的综合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74+95 +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选择性执法 [J].
戴治勇 .
法学研究, 2008, 30 (04) :28-35
[3]   间接执法成本、间接损害与选择性执法 [J].
戴治勇 ;
杨晓维 .
经济研究, 2006, (09) :94-102
[4]   台湾地区合会法制变迁探析 [J].
陈荣文 .
台湾研究集刊, 2005, (02) :48-54
[5]  
中国人的信任游戏.[M].罗家德; 叶勇助;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  
信任论.[M].郑也夫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7]  
绿色民法典草案.[M].徐国栋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8]  
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M].梁治平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9]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美)诺思(North;D.C.)著;陈郁等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