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人物的隐私保护:一个框架性理论重述

被引:13
作者
戴昕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公众人物; 隐私保护; 多元规制; 社会分层; 社会福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有关法律学说和实践关于公众人物隐私保护问题缺乏有效的分析思路。围绕立法形式的争论和概括性的价值平衡学说无助于推进学界与实务界的思考。在二元社会分层视角和多元规制视角之下,公众人物隐私保护不但会影响社会知名人士借助个人信息控制获得的各类利益,也会影响普通人的信息决策和信息消费行为。民法人格权制度中的公众人物隐私规则由此会产生复杂和多面的社会影响,研究者和制度实践者需结合具体社会制度语境对此做细致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8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人格权的积极确权模式探讨——兼论人格权法与侵权法之关系 [J].
王利明 .
法学家, 2016, (02) :1-14+176
[2]   “周一见”事件引发的公众人物隐私权思考 [J].
王骁 ;
李秀娜 .
新闻界, 2015, (11) :26-29+34
[3]   被遗忘权的中国本土化及法律适用 [J].
杨立新 ;
韩煦 .
法律适用, 2015, (02) :24-34
[4]   公共人物理论视角下网络谣言的规制 [J].
郭春镇 .
法学研究, 2014, 36 (04) :158-174
[5]   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 [J].
王利明 .
法学家, 2012, (01) :108-120+178
[6]   私权平等与身份限制——再审视“公众人物”的人格权 [J].
谢慧 .
现代法学, 2010, 32 (03) :152-158
[7]   公众人物的判断标准、类型及其名誉权的限制——以媒体侵害公众人物名誉权为中心 [J].
洪波 ;
李轶 .
当代法学, 2006, (04) :88-93
[8]   论中国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构建 [J].
李新天 ;
郑鸣 .
中国法学, 2005, (05) :93-101
[9]   公众人物人格权的限制和保护 [J].
王利明 .
中州学刊, 2005, (02) :92-98
[10]   新闻侵权、舆论监督与隐私权保护 [J].
张诗蒂 .
现代法学, 1998, (02) :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