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繁殖方法对芳樟醇型樟叶油成分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常新民 [1 ]
梁忠云 [1 ]
刘虹 [2 ]
李桂珍 [1 ]
陈海燕 [1 ]
文彩琳 [1 ]
机构
[1]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
[2]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芳樟醇型樟树; 芳樟醇; 种子繁殖; 组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23 [樟];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通过水蒸气蒸馏从选育的芳樟醇型樟树优良单株及其种子繁殖的实生苗和组培苗的3种叶片提取的精油,利用GC-MS联用仪及GC对精油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不同繁殖方法对精油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为:选育优株、种子苗和组培苗樟叶油中主成分芳樟醇含量分别为91.84%、70.02%、93.39%,说明用组培繁殖的芳樟醇型樟树可保持亲本的特性,其叶油基本保持原来优株的品质,而用种子繁殖的芳樟醇型樟树叶油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异。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标准QB/T4238—2011芳樟叶[精]油 . 2012
[2]   广西樟树叶油一种新的生化类型 [J].
李桂珍 ;
梁忠云 ;
覃子海 .
广西林业科学, 2011, 40 (02) :143-144
[3]   广西芳樟醇型樟树精油成分的GC-MS研究 [J].
周翔 ;
莫建光 ;
谢一兴 ;
李奥峰 .
食品科技, 2011, 36 (01) :282-285
[4]   一种新的生化类型的樟树叶油成分分析 [J].
梁忠云 ;
李桂珍 ;
覃子海 ;
刘虹 .
福建林业科技, 2010, 37 (04) :102-104
[5]   天然芳樟醇与合成芳樟醇 [J].
林翔云 .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8, (07) :21-26
[6]   大叶芳樟叶油质量分析 [J].
罗忠生 ;
顾育铭 .
江西林业科技, 2008, (01) :62-63
[7]   大叶芳樟的栽培与加工 [J].
罗忠生 ;
肖洋 ;
吴茂隆 .
林业实用技术, 2007, (05) :12-13
[8]   湖北樟油化学资源 [J].
陶光复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2) :124-129
[9]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分析芳油中芳樟醇及其杂质 [J].
梁呜 ;
翁若荣 ;
冯劲华 ;
蔡春平 .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01, (06) :12-15+6
[10]   细毛芳樟香气鉴别及后代的特性附视频 [J].
程必强 ;
马信祥 ;
许勇 ;
喻学俭 .
香料香精化妆品, 1997, (03) :7-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