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Epichloё属真菌的分布及形态特征

被引:6
作者
李伟
纪燕玲
于汉寿
王庆亚
吴坤
王志伟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内生真菌; 分布; Epichlo-ёRoegneria组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38 [微生物生态学和地区分布]; Q934 [微生物形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5 ; 100705 ;
摘要
对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5个省的7个市(南京、无锡、扬州、杭州、合肥、武汉、长沙)的禾本科植物进行了采样调查。从以上地区的17个地点发现了大量的分蘖上长有真菌子座的鹅观草植物群落。从中分离到75株真菌菌株,并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真菌子座圆柱状,初期白色,成熟后变黄;子囊壳梨形,高205~275μm,最大直径90~140μm;子囊柱状,(188.6~251.7)μm×(5.0~5.3)μm;子囊孢子无色透明,丝状,(183.4~250.2)μm×(1.9~2.1)μm,萌发时有隔膜,不分节;分生孢子无色透明,舟形或肾形,单个顶生,(4.9±0.6)μm×(2.8±0.7)μm;分生孢子梗长16.5~30.6μm,基部宽2.2~3.1μm,顶端变尖,为典型的Epichloё属真菌的形态结构。研究发现我国的Epichlo-ёRoegneria组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比较广,资源丰富,而且这些真菌的形态学特征显示,这些菌株与前人报道的有明显的差别。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鹅观草属的地理分布 [J].
蔡联炳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4) :189-199
[2]  
中国农业植物病害[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方中达主编, 1996
[3]  
植物制片技术[M]. 科学出版社 , 李正理 编著,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