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资源中石灰华景观的形态建成过程——以四川九寨沟和贵州黄果树等地石灰华群为例

被引:7
作者
田友萍
何复胜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南京,贵州师范大学生物研究所!贵州贵阳
关键词
石灰华景观; 形态建成; 藻席; 模式;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0.05.012
中图分类号
P931.5 [岩溶(喀斯特)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在众多风景旅游资源中 ,石灰华景观以其独特壮丽的形态为世人所瞩目 ,并引发出一系列对其成因的解释。本文通过对四川九寨沟和贵州黄果树等旅游地区的石灰华景观进行考察和研究 ,认为 ,石灰华景观的形态建成过程主要是受生物、地形和水文的共同控制。其中 ,生物的控制作用处于十分重要或中心地位 ,生物 (蓝藻、绿藻等低等生物 )通过与沉积物颗粒紧密结合形成的藻席的成层加积和侧向延伸生长 ,与地形、水文等因素一起共同引导和控制着石灰华景观的形成和发育规模。文中提出了旅游资源中瀑华和坝华等主要石灰华景观的形态建成过程模式 ,为石灰华景观旅游资源的科学保护提出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56 / 4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石灰华的生物成因研究——以四川九寨沟和贵州黄果树等地石灰华为例 [J].
田友萍 ;
何复胜 .
中国岩溶, 1998, (01) :51-57
[2]   贵州香纸沟瀑水钙华藻席研究 [J].
田友萍 ;
何复胜 .
中国岩溶, 1997, (02) :50-56+59
[3]   川西北岷山灰岩区喀斯特堰塞湖形成中的生物作用 [J].
张捷 .
湖泊科学, 1993, (01) :32-39+101
[4]   九寨沟风景区和南斯拉夫普里特维湖泊公园之比较 [J].
朱德浩 .
大自然探索, 1986, (02) :113-118
[5]   黄果树瀑布成因初探 [J].
张英骏 ;
莫仲达 .
地理学报, 1982, (03) :30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