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及周围地区的平均垂直环流特征

被引:67
作者
钱正安
吴统文
梁潇云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垂直运动; 季风经圈环流; 干旱经圈环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3 [大气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为得到青藏高原及周围地区平均垂直环流的图像,更好地理解该地区的降水气候,利用美国NCEP/NCAR1961~1990年30年平均的w、u、v、z等再分析格点资料,计算分析了该地区的平均垂直运动场和经、纬圈环流图,分析了它们的年变化特征和可能的原因。结果表明,该地区冬、夏半年的平均垂直运动场和经、纬圈环流有很大的年变化;揭示了夏季在西北干旱区和华北半干旱区分别存在干旱和半干旱经圈环流,夏季在高原32.5°N以南还存在巨大的向西纬圈环流等事实;也指出高原大气热源强度的年变化与随后高原及周边地区平均垂直环流的年变化联系密切。高原及周围地区的平均垂直环流特征也能较好地解释各地的降水气候。
引用
收藏
页码:444 / 45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夏季西北干旱气候形成的数值模拟——高原地形和环流场等的影响 [J].
钱正安 ;
吴统文 ;
吕世华 ;
焦彦军 .
大气科学, 1998, (05) :78-87
[2]   青藏高原北侧地区干湿年夏季垂直环流差异的对比分析及青藏高原的热力影响 [J].
吴统文,钱正安 .
气象学报, 1996, (05) :558-568
[3]  
夏季青藏高原气象学若干问题的研究[J]. 杨伟愚,叶笃正,吴国雄.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0(10)
[4]  
1982年冬季青藏高原地面和大气的加热场特征[J]. 季国良,姚兰昌,袁福茂,杨化镒.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6(02)
[5]   青藏高原对西北干旱气候形成的作用 [J].
徐国昌 ;
张志银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83, (02) :9-16
[6]   亚洲地区月平均大气加热场及其年变特征 [J].
姚兰昌 ;
罗四维 ;
王安宇 .
高原气象, 1982, (03) :1-11
[7]   海陆分布与高原对低纬7月平均经圈环流的影响 [J].
罗四维 ;
姚兰昌 ;
吕世华 .
高原气象, 1982, (03) :12-21
[8]   1958年7月亚洲东南部西南季风区和太平洋信风区平均流场和平均经圈环流 [J].
陈秋士 ;
缪锦海 ;
李维亮 .
气象学报, 1964, (01) :51-61
[9]  
东亚季风[M]. 气象出版社 , 陈隆勋等著, 1991
[10]  
青藏高原气象学[M]. 科学出版社 , 叶笃正等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