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诱导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变化

被引:21
作者
杨柳
段小军
戴刚
唐康来
谭祖键
周强
李起鸿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骨科
[2] 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成骨细胞; 组织工程;
D O I
10.16016/j.1000-5404.2002.05.005
中图分类号
R329.2 [人体细胞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确定人间充质干细胞 (MSCS)体外扩增培养、向成骨细胞表型转化的方法 ,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变化。方法 分离人骨髓细胞 ,按不同种植密度、首次换液时间进行原代培养 ,对传代培养细胞用化学药物或生长因子进行成骨诱导培养 ,并检测成骨细胞表型、生长曲线、贴壁率。结果 人MSCS 原代培养种植细胞密度为 1× 10 5~ 3× 10 5/cm2 ,48h后半量换液 ,以后每 3d全量换液的方法较合理。经化学药物 (如地塞米松、β 甘油磷酸、维生素C)或生长因子 (rh BMP2 、BMPS)作用后 ,MSCS 表达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骨钙素 ,细胞增殖速度减慢 ,贴壁率略降低。未诱导MSCS 形成细胞团后 ,可自动分化表达碱性磷酸酶活性。结论 合理的人MSCS 培养方法及可靠的诱导条件 ,可为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骨提供自体种子细胞。
引用
收藏
页码:509 / 5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骨组织工程学中种子细胞研究的前沿问题 [J].
杨柳 ;
段小军 .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04) :532-533
[2]   骨组织工程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J].
李静 .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1, (01) :5-9
[3]  
细胞培养[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西安分公司 , 司徒镇强,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