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西港甲藻孢囊种类和数量分布特征

被引:14
作者
林元烧
曹文清
Sameer TERDALKAR
张茜
齐雨藻
机构
[1] 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
[2] 厦门大学海洋学系
[3] 暨南大学水生生态研究所 厦门
[4] 厦门
[5] 访问学者
[6] 广州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甲藻; 孢囊; 分布; 厦门西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超声波分离、网筛 ( 2 8μm和 95 μm)过滤、重液 (CdI KI)浮选等方法 ,对采自厦门西港的 7份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 ,厦门西港有甲藻孢囊 5属 1 0种 ,其中小型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minutum)为中国沿海首次记录。沉积物中甲藻孢囊数量范围为1 8.2— 1 38ind/g沉积物 (湿重 ) ,高数量密集区主要分布在内湾水域 ;表层至表层以下 2cm沉积物中的孢囊数量明显多于 3— 5cm底层的。孢囊数量的分布格局与本港的地形、水交换条件密切相关 ,不同的养殖类型对孢囊的沉降和积累也有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07 / 4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1998年春季珠江口海域大规模赤潮原因生物的形态分类和生物学特征Ⅲ [J].
黄长江 ;
董巧香 .
海洋与湖沼, 2001, (01) :1-6+117
[2]   1998年春季珠江口海域大规模赤潮原因生物的形态分类和生物学特征Ⅱ附视频 [J].
黄长江 ;
董巧香 .
海洋与湖沼, 2000, (03) :233-238+349
[3]   1998年春季珠江口海域大规模赤潮原因生物的形态分类和生物学特征I [J].
黄长江 ;
董巧香 .
海洋与湖沼, 2000, (02) :197-204+233
[4]   有毒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在厦门地区虾塘引起赤潮 [J].
林元烧 .
台湾海峡, 1996, (01) :16-18
[5]   厦门西海域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关系的研究 [J].
暨卫东,黄自强,黄尚高,卢美鸾,陈砚,陈国祥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6, (01)
[6]   赤潮甲藻孢囊研究综述 [J].
郑磊,齐雨藻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995, (01) :137-149
[7]   东海沿岸水域夏季沉积物中甲藻孢囊数量分布初探 [J].
王纬斐 ;
洪君超 .
海洋通报, 1994, (06) :53-59
[8]  
Survival Strategies of the Algae .2 Dale,B.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