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生长性状相关的微卫星标记筛选
被引:27
作者:
许可
[1
,2
]
马爱军
[1
]
王新安
[1
]
雷霁霖
[1
]
陈松林
[1
]
侯仕营
[1
]
黄智慧
[1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上海海洋大学
来源: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大菱鲆;
生长性状;
分群分离分析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采用分群分离分析法,以同一批受精卵孵化的同池养殖大菱鲆生长性状发生分离的群体为材料,进行微卫星DNA遗传分析,以揭示影响大菱鲆生长发育速度方面的遗传信息。30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对生长高值组(F组)和生长低值组(S组)各10个样本建立的DNA混合池进行扩增时,在两池间出现了7个差异片段。通过对两组大菱鲆个体PCR扩增出的差异条带进行统计,分析微卫星位点与大菱鲆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1个微卫星位点(SmaC10)在355bp的等位基因片段与大菱鲆生长性状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有4个微卫星位点(SmaC02、SmaC06、SmaC09、B11-I12/6/3)分别在258bp、182bp、226bp、175bp的等位基因片段与大菱鲆生长性状存在正相关性,其中位点Smac09在226bp的等位基因片段与生长性状的正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达到0.354。位点SmaC09所扩增出的等位基因片段可作为具有良好生长特性人工选育群体的分子标记,指导大菱鲆的辅助育种。
引用
收藏
页码:577 / 583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