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前C和基本核启动子联合突变的意义

被引:23
作者
雷春亮
彭晓谋
顾琳
陈雪娟
杨湛
唐小平
机构
[1]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肝病科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
关键词
肝炎,乙型,慢性; 基因,病毒; 突变; 肝炎病毒/免疫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2 [];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 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前C区G1896A突变和基本核启动子(BCP)区A1762T/G1764A 双突变,以及两者的联合突变对患者血清病毒含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40份HBeAg阴性、60份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40份阴性对照血清,采用竞争分化聚合酶链反应(CD PCR)检测G1896A突变及A1762T/G1764A 双突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中病毒含量。结果 G1896A突变在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7.6%和6.7%;A1762T/G1764A双突变的检出率分别为37.9%和31.7%;其中两者联合突变在HBeAg阴性患者中的检出率为13.5%。在HBeAg阴性患者中,G1896A突变主要出现在血清病毒含量低的患者,而A1762T/G1764A 双突变与血清病毒含量无关。联合变异株主要见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血清病毒含量无关。结论 G1896A 变异株复制能力较低,而A1762T/G1764A变异株对病毒复制能力影响可能较为复杂,对HBeAg合成的影响较G1896A变异株小。联合变异株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其复制能力较单纯G1896A强,值得警惕。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HBV G1896A变异的缺陷和改进 [J].
彭晓谋 ;
顾琳 ;
陈雪娟 ;
黄仰甦 ;
高志良 .
实用医学杂志, 2003, (05) :467-469
[2]   等位基因差异特异性PCR检测HBVDNA的前C区1896突变位点及其临床意义 [J].
李文清 ;
陈玉丽 ;
王承党 ;
林经安 .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2, (01) :23-24
[4]   HBV前C区突变株对干扰素治疗的应答反应 [J].
张清波 ;
戴兆云 ;
胡德昌 ;
章婉琴 ;
邬祥惠 .
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9, (01) :27-29
[5]   Hepatitis B genotypes and precore/basal core promoter mutants in HBeAg-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J].
Lin, CL ;
Liao, LY ;
Liu, CJ ;
Chen, PJ ;
Lai, MY ;
Kao, JH ;
Chen, DS .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2, 37 (04) :283-287
[6]  
Prevalence of HBV precore/core promoter vari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Chu CJ, Keeffe EB, Han SH, et al. Hepatology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