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54例

被引:8
作者
毛伟丽 [1 ]
严鹏科 [1 ]
汪江波 [2 ]
机构
[1]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2] 南溪山医院药剂科
关键词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普罗布考; 颈动脉粥样硬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正>颈动脉粥样硬化在心脑血管疾病中非常普遍,后果严重,可导致脑梗死〔1〕。本文采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观察其疗效。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10年8月到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均经CT和(或)MRI确诊〕。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②心源性脑梗死;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心力衰竭;④三个月内使用过影响纤溶系统的药物;⑤急性损伤、免疫性疾病、感染或风湿热等。男75例,女33例。年龄42~73岁,平
引用
收藏
页码:5517 / 551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PI3K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J].
宋丽 ;
王玉玲 ;
苏琦 ;
石鑫 ;
程熠 ;
郑杨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03) :651-653
[2]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研究 [J].
谈巧玲 .
右江医学, 2011, 39 (01) :24-25
[3]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的临床研究 [J].
尹黎英 ;
张冀平 ;
郭海峰 ;
张林明 .
首都医药, 2010, 17 (18) :53-54
[4]   稳定性和非稳定性颈动脉斑块及相关因素与脑梗死关系的分析 [J].
徐介民 .
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26) :36-37
[5]   不同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J].
张振海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 (07) :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