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再灌注中核因子-kB活性变化及其对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姜建青
唐旭东
赁常文
刘宝玉
姜大春
顾大勇
机构
[1] 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胸外科
[2] 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3] 成都军区总医院临床实验科 成都
[4] 成都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核因子-kB; 中性粒细胞; 细胞黏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 [心脏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研究心肌缺血 -再灌注时中性粒细胞 (PMN)内核因子 - k B(NF- k B)活性变化与 PMN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 1)表达及其 PMN黏附的关系。 方法 新西兰白兔 2 4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8只。组 1:结扎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 45分钟后再开放 ;组 2 :心肌缺血同组 1,用吡咯基二硫氨基甲酸酯 (PDTC)于心肌缺血前10分钟静脉注射 (15 mg/ kg) ;对照组 :不作动脉结扎。 3组分别于缺血前、再灌注 30分钟、6 0分钟、90分钟、12 0分钟、2 40分钟和 36 0分钟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PMN ICAM- 1的表达 ,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 NF- k B的活性 ,测定PMN与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率 (PMN- EC- 34 0 )。 结果 组 1中 PMN ICAM- 1的表达在心肌再灌注 12 0分钟时开始升高 ,并与 PMN- EC- 34 0黏附率变化有显著的相关性 ;NF- k B活性于心肌再灌注 30分钟后开始增高 ,12 0分钟达高峰 ,之后活性逐渐下降。组 2中 PMN ICAM- 1、NF- k B活化程度和 PMN- EC- 34 0黏附率升高幅度均低于组 1(P=0 .0 41,0 .0 2 9,0 .0 34 )。 结论 心肌缺血 -再灌注时刺激 NF- k B的活化 ,启动 PMN ICAM- 1的表达而参与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水平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N-乙酰半胱氨酸的保护作用 [J].
司良毅 ;
陈运贞 ;
何国祥 ;
王国超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0, (01) :64-67
[2]   Serum levels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and E-selecti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aemic stroke [J].
Shyu, KG ;
Chang, H ;
Lin, CC .
JOURNAL OF NEUROLOGY, 1997, 244 (02) :90-93
[3]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induces NF-kappa B activation through a G protein-coupled pathway. Kravchenko VV, Pan Z, Han J, et 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 1995
[4]  
Tumor necrosis factor and interleukin 1 stimulate 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enhancer by activation of the nuclear factor kB. Osborn L, Kunkel S, Nabel G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