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与PAC协同处理微污染饮用水源水试验

被引:5
作者
朴芬淑 [1 ,2 ]
傅金祥 [1 ]
隋学军 [3 ]
李敬宝 [1 ]
机构
[1] 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2]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3] 东港市自来水公司
关键词
饮用水处理; 微污染饮用水源; 微滤; 粉末活性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91.2 [净水工程(给水处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高效的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工艺.方法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与MF膜截留协同处理微污染水的动态模拟试验,以进出水中CODMn、浊度、色度及UV254作为评价水质净化效果指标.结果系统运行稳定后,浊度平均去除率93%,色度平均去除率86%,CODMn平均去除率70%,UV254平均去除率61%.通过采用间歇曝气和投加粉末活性炭方法可以减缓膜污染,膜污染呈现先快后缓的规律.结论采用MF与PAC协同工艺处理微污染饮用水源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和性能,处理后出水水质可以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338 / 3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UV254在水质监测中应用的研究 [J].
林星杰 ;
杨慧芬 ;
宋存义 .
能源与环境, 2006, (01) :22-24
[2]   PAC-UF组合系统对水中污染物去除研究 [J].
王晓莲 ;
彭永臻 ;
王宝贞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5, (12) :1739-1742
[3]   我国城镇供水水质安全面临的问题与保障对策 [J].
傅金祥 ;
李彤岩 .
给水排水, 2003, (01) :35-39
[4]   微滤膜处理微污染原水研究 [J].
莫罹 ;
黄霞 .
中国给水排水, 2002, (04) :40-43
[5]   混凝-微滤膜组合净水工艺中膜过滤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J].
莫罹 ;
黄霞 ;
吴金玲 .
环境科学, 2002, (02) :45-49
[6]   Pore distribution effect of activated carbon in adsorbing organic micropollutants from natural water [J].
Ebie, K ;
Li, FS ;
Azuma, Y ;
Yuasa, A ;
Hagishita, T .
WATER RESEARCH, 2001, 35 (01) :167-179